江陰市公安局2018年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工作報告
發布時間:2019-02-20 17:04 瀏覽次數:【字號:默認 大 特大】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有關要求,現公布2018年我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本報告內容包括概述、主動公開信息情況、依申請公開信息和不予公開信息情況、信息公開收費及減免情況、因信息公開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情況、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措施等。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止。如對本年度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與江陰市公安局辦公室聯系(地址:江陰市澄江中路110號;郵編:214431;聯系電話:0510-86826065)。
一、概述
2018年,我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決策部署,按照《江陰市2018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等制度規定,不斷提升政務公開能力水平,著力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公開,切實增加工作透明度、保障公眾知情權,讓群眾看得到、聽得懂、易獲取、能監督、好參與,取得了良好社會效果。
二、主動公開信息情況
積極融入集成改革、智慧警務建設大局,持續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主動探索實踐“互聯網+公安政務服務”,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全力打造陽光警務、便民警務,有效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一是信息公開多樣化。主動適應信息化發展潮流和新傳播格局變化,根據政府信息公開要求,通過報紙、網站、微博、微信等平臺及時發布人事任免、政策法規、預算決算、警務動態、治安播報、警方提示、警營風采等各類警界資訊,讓群眾多角度、全方位了解江陰公安工作進展、亮點成效和隊伍風貌,大力提升全民自防意識、自護能力和安全素質。年內,通過“網上公安”發布信息323條,“江陰公安微警務”“平安江陰”“江陰防范宣傳”微信發布原創推文500余篇,“平安江陰”微博發布400篇。
二是警民互動常態化。不斷豐富拓寬溝通渠道和形式,對戶政、出入境、交管等政策及時發布、宣傳解讀,并通過熱點解答、在線訪談、留言回復等方式,與市民真誠溝通、積極互動,主動釋疑解惑、聽取意見、接受評議,年內辦理12345等網上訴求1.3萬余件。針對重大突發事件和敏感輿情,第一時間主動發聲,擠壓不實炒作和謠言傳播空間,警方微博微信成為群眾獲悉權威消息的首選來源。同時,設置違法犯罪舉報、交通不文明現象“曝光臺”等欄目,鼓勵市民身體力行為平安江陰、文明江陰添磚加瓦。
三是政務服務便民化。對本級實施的4大類104項行政權力事項逐項梳理確認,全面了解 “在線辦理”“不見面審批”“最多跑一次”落實情況和薄弱難點,按照“應上盡上”的原則,全部入駐網上政務服務旗艦店,確保網上可辦率90%以上。不定期優化升級公安微警務功能,年內新增的“電子通行證辦理”“港澳臺再次旅游簽注網上申請”“行人非機動車首違學習”等服務受到群眾歡迎,目前提供130余項服務,關注用戶28萬,累計服務56萬人次,2018年4月作為全省唯一縣級代表參加首屆數字中國成果展。
四是執法監管規范化。加快構建以“雙隨機、一公開”為基本手段、重點監管為補充、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制定《關于推廣隨機抽查機制規范事中事后監管的實施方案》,明確涵蓋內保、治安、交警、禁毒、網安等警種的抽查清單、抽查對象和抽查人員,根據監管領域實際情況,合理確定隨機抽查的比例和頻次,對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在依法處理的同時,每季度在公安互聯網網站進行公示,將行政處罰信息錄入“雙公示數據歸集系統”,有效震懾違法違規企業,增強市場主體守法的自覺性。
三、依申請公開信息和不予公開信息情況
年內受理依申請公開信息事項29件(網上受理9件、信件受理20件),均按期答復辦結。
四、收費及減免情況
年內我局無因依申請公開信息收取或減免費用情況。
五、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情況
年內我局1起政府信息公開被提起行政復議。
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2018年我局政務公開工作雖然取得了新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例如依申請公開工作的受理、辦理及答復程序尚不完善,政策解讀的系統性、針對性、可讀性有待加強。2019年,我局將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決策部署,積極探索新路徑新方法,特別是用好“兩微一端”新平臺,更加及時、全面、準確、有效地公開信息,有力助推“放管服”改革。
七、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