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公安機關護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聞發布會答記者問
時間:2021-11-26 12:32 來源: 人民公安報 瀏覽次數:【字號:默認 大 特大】
- 信息索引號
- 01400649/2021-00131
- 發文日期
- 2021-11-26
- 公開日期
- 2021-11-26
- 文件編號
- 公開時限
- 長期公開
- 發布機構
- 人民公安報
- 公開形式
- 網站、文件、政府公報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公開范圍
- 面向社會
- 有效期
- 長期
- 公開程序
- 部門編制,經辦公室審核后公開
- 主題
- 公安、安全、司法--公安
- 體裁
- 其他
- 關鍵詞
- 警察,安全,法律
- 文件鏈接
- 內容概述
- 國新辦公安機關護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聞發布會答記者問
顯示全部表格信息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9月17日在京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公安機關護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關情況。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公安部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局、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公安部禁毒局等主要負責同志回答記者提問。
問:公安機關如何加大力度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
答:公安機關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始終保持嚴打高壓態勢,深入推進“斷卡”行動,全面強化預警防范,強力推動行業治理,全力開展宣傳防范,取得了階段性工作成效。今年6月、7月、8月三個月,立案數同比出現下降,未來將進一步堅定信心決心、創新理念思路、細化工作措施,全力遏制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多發高發態勢。
問:公安機關采取哪些措施打擊拐賣兒童犯罪?
答:公安機關始終堅持以打開路,有效遏制拐賣兒童犯罪活動,堅持科技支撐,快速查找失蹤被拐兒童,堅持綜合治理,構建反拐長效機制,堅持完善法律,支撐打擊犯罪活動。下一步,公安機關將堅持重拳出擊,嚴格依法從重從快打擊拐賣兒童犯罪活動,扎實推進各項工作措施,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新要求,為維護社會安定和保障人民安寧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問:當前我國毒品來源主要是境內還是境外?有哪些措施遏制毒品進入我國境內?
答:經過公安機關嚴厲打擊,國內規模性制毒活動得到有效遏制。目前我國毒品特別是冰毒、海洛因、氯胺酮等三種重要毒品主要來自境外。為嚴厲打擊制毒活動和毒品滲透活動,公安機關從2018年開始到今年,連續4年開展“凈邊”專項行動。重點有五個方面的清剿內容,包括加強毒品查緝,遏制境外毒品滲透內流;開展“追逃拔釘”,集中打擊涉毒在逃人員;實施“集群打零”,集中清剿吸販毒團伙;開展“除冰肅毒”,嚴厲防范境內制毒物品流入境外、形成制毒活動。
問:在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和吸毒人員戒毒康復工作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成效如何?
答:在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方面,采取的舉措包括創新“互聯網+禁毒教育”,在全國建成應用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數字化平臺;每年秋季開學舉辦在校學生校園毒品預防教育;在全國各地舉辦青少年毒品預防知識競賽;打造中國禁毒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持續推進全社會禁毒宣傳等。在吸毒人員戒毒康復和管理方面,深入推進“平安關愛”行動,全面強化病殘吸毒人員收治,推行戒毒康復工作站標準化建設,打造“綠色家園”等戒毒康復品牌工程。在互聯網應用方面,打造面向戒毒康復人員的教育平臺,有效幫助戒毒康復人員系統學習法治理念,積極參加戒毒,回歸社會。在自愿戒毒方面,積極落實幫救政策,幫助自愿戒毒人員回歸社會。截至2020年年底,全國現有的吸毒人員數已經連續三年呈下降趨勢,全國新發現吸毒人員數也持續下降,康復人數連年上升。
問:公安機關在打擊破壞生態環境犯罪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公安機關積極會同有關部門連續三年組織開展“昆侖”行動,依法嚴厲打擊非法處置危廢物污染環境、非法占用林地草地、非法采礦采砂、盜采泥炭土、盜伐濫伐林木、非法捕撈狩獵、破壞自然保護地等破壞生態環境資源類的犯罪。三年來,各地公安機關廣辟線索來源,健全協作聯動機制,廣泛宣傳發動群眾,強化大要案件攻堅,共偵破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犯罪案件8.1萬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2.4萬余名,有力遏制了相關違法犯罪活動,有效推動了源頭治理,及時消除了一批危害生態環境安全的風險隱患。
問:公安機關在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方面有哪些舉措?
答:近年來,公安機關深入推進“凈網”專項行動,聚焦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群眾反映強烈、深惡痛絕的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開展嚴厲打擊。2018年至2020年,全國公安機關共偵辦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1.7萬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萬余名。公安機關還加大宣傳力度,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多種媒體、多個平臺開展全方位宣傳,切實助推群眾樹立個人信息保護的意識,營造全社會共同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的良好氛圍。今年1月至8月,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發案同比下降9.1個百分點,打擊整治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下一步,公安機關網安部門將依照刑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繼續保持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嚴打高壓態勢,切實提升人民群眾上網的安全感、幸福感。
問:公安機關將采取哪些措施保障數據安全?
答:目前,數據安全法已正式實施。公安機關將在有關部門的統籌協調下,建立完善數據安全工作機制、政策和基礎制度,為貫徹落實數據安全法提供各項保障;深入推進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和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工作,制定出臺數據安全保護技術標準,督促、指導數據處理者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和必要的其他措施,保障數據安全;加強數據安全監督管理,組織開展數據安全監督檢查、檢測評估等工作,督促數據處理者依法履行安全保護責任和義務,整改網絡安全、數據安全風險、隱患、漏洞和突出問題,提高安全保護能力;依托國家網絡與信息安全信息通報機制,加強數據安全監測、通報、預警和應急處置工作,防范數據安全事件和威脅風險;加強數據安全相關事件的調查處置和案件偵辦,嚴厲打擊危害數據安全的各類違法犯罪活動。
問:公安機關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發揮了哪些作用?下一步如何做?
答:在為期三年的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全國公安機關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堅持以打開路、重拳出擊,始終保持對黑惡犯罪的壓倒性態勢,全力緝捕在逃人員,先后組織開展“百日追逃”和“在逃人員清零”行動,5824名目標在逃人員到案率99%,充分發動群眾,緊緊圍繞群眾打了一場人民戰爭,并以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為牽引,部署各地針對黃賭毒、盜搶騙、食藥環等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違法犯罪活動,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專項打擊行動,有效凈化了社會治安環境。全國公安機關共打掉3644個涉黑組織、11675個惡勢力犯罪集團,破獲各類案件24.6萬起,為專項斗爭取得全面勝利作出重要貢獻。
下一步,全國公安機關將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的決策部署,堅持“打的一手”不放松,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全面提升執法規范化水平,始終保持對黑惡犯罪嚴打高壓態勢,不斷鞏固斗爭成果,確保城鄉更安寧、群眾更安樂。
問:對于境外對境內實施的電信網絡詐騙打擊效果如何?
答:全國公安機關扎實推進打防管控各項措施,今年以來,共攔截偷渡緬北人員1.8萬人,教育勸返緬北詐騙窩點人員5.4萬人,有效擠壓緬北詐騙犯罪空間。針對詐騙窩點加速向境外轉移的新動向,公安部組織各地公安機關克服疫情影響,堅持境外打擊不止步,堅持立足境內打回流,堅持深挖“金主”不放松,堅持深入推進“斷流”專項行動,重拳打擊跨境詐騙,堅決遏制此類犯罪的高發勢頭。
問:公安機關在戶籍管理等方面出臺的便民措施效果如何?還將出臺哪些便民措施?
答:近年來,全國公安機關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的決策部署,不斷加大戶政領域“放管服”改革力度,陸續出臺了一批便民利民舉措,尤其是高頻戶政業務“跨省通辦”試點工作的推進,最大程度地減少群眾辦事的負擔,受到了試點地區群眾的廣泛好評。目前,公安部正在總結試點經驗,推動進一步擴大試點工作范圍,確保年底前在全國范圍實現戶口遷移,開具戶籍類證明“跨省通辦”。同時,公安部正在研究制定異地新生兒入戶、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跨省通辦”試點方案,擬于年底前推動開展試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