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你的“學術夢”可能被“論文刺客”截胡!
發布時間:2025-03-31 14:40 瀏覽次數:【字號:默認 大 特大】
每年3至5月,恰逢我國職稱評定前的準備階段,為論文發表的高峰期。近期省內多地發生“代發論文”類詐騙案件。不法分子瞄準需要高校教師、醫護人員等需評定職稱的群體,謊稱能夠在雜志期刊上發表論文,從而騙取論文發表等費用,詐騙金額從千元至萬元不等。無錫警方在此溫馨提示:論文發表沒有“捷徑”,請認準專業期刊機構,不要輕信網上的“論文刺客”!
一、相關案例
1、2025年3月13日12時許,周先生報警稱其于2025年2月18日11時許在小紅書上找人推廣論文,按對方要求掃碼支付18487元,后發現對方沒有發布論文,要求退款時對方聯系不上,發現上當受騙。
2、2025年3月20日8時,王先生通過“閑魚”看到一則代發省級論文的信息,遂與對方微信聯系,對方稱可以代發省級論文,并發操作流程、費用給受害人確認。后對方提供鏈接要王先生下載、注冊,并提供二維碼要求支付費用。王先生信以為真,通過微信掃碼支付3000元,后發現被騙。
3、2025年3月21日,高先生報警稱其在小紅書上刷到一篇關于可以協助在各大期刊上發表論文的帖子,和對方互加微信后,按照對方要求通過支付寶轉賬6000元的服務費,后發現被騙。
二、特點分析
1、作案時間:多發于職稱評定申報前期。
2、作案主體:一般為有組織、分工明確的犯罪團伙。
3、作案對象:主要針對高校教師、醫護人員、工程技術人員等需職稱晉升的專業人群,尤其是中青年從業人員。
4、作案手段:不法分子在學術論壇、小紅書、QQ、微信等社交平臺發布“快速見刊”“包過審稿”的廣告,或是推送論文彈窗廣告吸引有發表論文需求的群體“上鉤”,后以繳納代投費、定金、保密金等名目連環收費,從而騙取大額錢財。
三、警方提醒
(一)認準“官方認證”,不當期刊小白。請認準官方渠道投稿,如:一是中國知網期刊頁面右上角的郵箱投稿方式;二是期刊版權頁上的投稿方式及編輯部聯系方式;三是正規可靠的專業論文投稿中介;四是各大檢索數據庫中的征稿信息;五是期刊的官方網站。遇到“包過審稿”“加急發表”“代發論文”等廣告,不要輕信,正規期刊不會采取滿屏彈窗或第三方網站求投稿。
(二)拒絕“付費陷阱”,守住錢包底線。正規期刊審稿費通常不超過200元,且錄用后才收取版面費。凡是以各種名義收取各類手續費、保密金的,都是詐騙,切勿輕易向個人賬戶轉賬!
(三)保護“個人隱私”,謹防學術剽竊。注意保護個人身份證、職稱材料、銀行卡賬號、密碼、驗證碼等個人隱私信息,謹防被不法分子利用實施違法犯罪。千萬不能將未發表論文全文發給網上的“陌生人”,保護好自己的產權,防止被剽竊或轉賣!
請各位市民朋友們牢記,代發論文套路深,擦亮雙眼不轉賬,職稱評審無捷徑,腳踏實地最穩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