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未央,青春向新
發布時間:2025-04-11 21:59 瀏覽次數:【字號:默認 大 特大】
四月未央,青春向新
經開分局華莊派出所 郁曉君
四月的無錫,是一幅被時光浸潤的水墨長卷,春風蘸著蠡湖的瀲滟,將柳色染成新茶般的青碧,連石板巷陌間也浮動著潮濕的杏花香。當第一縷晨光咬開蠡湖的霧殼,整座無錫城便成了徐徐舒展的卷軸。黿頭渚的櫻花沉在青瓷色的湖光里,像被水洇濕的胭脂箋,風過時簌簌抖落幾行蘇東坡的殘句。這座城市在明媚的春光里舒展筋骨,恰如青年人的心性,既有古橋流水的溫潤,又藏著破浪逐云的鋒芒。
四月的黿頭渚落了一場櫻花雨,萬千粉瓣在太湖水面織就一條流動的錦緞,這是季節最溫柔的絮語,連櫓聲都變得綿軟,生怕驚擾了棲在枝頭的云霞。晨霧未散時,花影里已立著藏藍的身影,兩位青年民警在落英繽紛中疏導車流,臂章上的銀盾沾著露珠,與枝頭凝香帶雨的櫻花竟有幾分相似。若說黿頭渚的櫻花是江南春色的驚鴻一瞥,那么枝頭那些遲遲未落的晚櫻,便成了光陰寫給勇者的情書。花瓣墜在太湖石上,像少年人擲上命運的宣紙——有人嘆息芳華易逝,卻總有人將飄零看做啟程。我見過執毛筆的青年在落櫻亭前臨帖,墨痕與殘紅交織,他寫下王羲之“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的句子,筆鋒里卻帶著顏真卿的筋骨。古人的碑帖在他腕下翻出新意,如同舊枝抽出嫩綠,讓千年文脈在春暉里拔節生長。原來真正的傳承,不是復刻時光的標本,而是以青春作火,煅燒出屬于這個時代的釉色。
暮色初臨時分,警燈在花樹下亮起,紅藍光暈與晚霞交融成奇異的光譜。望著那抹跳動的顏色穿過櫻花隧道,恍然驚覺這流動的安寧原也是春日的饋贈。風起時,執勤歸來的摩托掠過滿地殘香,后視鏡里掠過最后一樹晚櫻,恰似青春與守護的某種隱喻。
四月的江南,從來不是溫軟的襁褓。當蠡湖的薄霧漫過狀元樓的飛檐,當黿頭渚的晨露沾濕科創園的玻璃幕墻,這座城市正將它的晨昏線繡在青年人的肩頭。你看那運河里載滿光伏板的貨輪,桅桿上系著的,何嘗不是往昔的紙鳶?青春從不在安全處綻放,唯有踏過櫻花鋪就的來時路,才能循著新竹裂鞘的聲響,抵達比春色更遼闊的遠方。